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qlshuwu.com

第22章 换地(1 / 2)

加入书签

立正殿!

今日李世民罕见的没有加班,来到立正殿的时候也没有带着一副愁眉苦脸的表情。

似乎是压抑了他数月之久的愁事突然间得到了释放。

“陛下自登基以来鲜有笑容,看似问题已经解决了!”丈夫高兴,长孙皇后也跟着高兴,挥手喝退了宫女太监,径直走到李世民身后帮他捏肩捶背。

“观音婢,还是你懂我啊!”李世民开怀大笑的拉着长孙皇后坐了下来。

他们夫妻是从患难中一起走过来的,无论经历什么样的困难,总是相互扶持,相互宽慰。

而长孙皇后也的确是一个好皇后,好妻子,好母亲。

至少自打两人成亲以来,李世民就从未在府上费过什么心思,他能想到的,长孙皇后都已经做好了。

他头疼的时候,长孙皇后从来不会告诉他更头疼的事情,这使得李世民得以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李世民能够走到今天,大臣们的帮助固然少不了,但长孙皇后的作用也很大。

“蝗虫饼的味道并不好吃,但百姓们却并不在意,粮仓紧张得以缓解,至少数百万百姓能够勉强活命,观音婢,你知道吗?”李世民转头看向长孙皇后,真切的问道:“朕下令各地搜集蝗虫,仅京师附近汇报的消息来看,倘若这道政令再晚十天半个月,蝗灾就不可避免了!”

这才是李世民真正高兴的地方,现在的蝗虫还在地上,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

这东西往年也有,但不会像今年这么多,而干旱如此严重,大家的精力又没有放在这上面,所以有些忽略了这个问题。

但是由于这道政令下达的时间刚刚好,地方官府拿到了朝廷下放的蝗虫饼制作方法,从而发动百姓到田间地头捉捕蝗虫。

而百姓则可以用捉捕到的蝗虫去官府换蝗虫饼吃,大概一斤蝗虫能换一张饼。

所以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件事情,事实已经证明,今年的蝗灾已经挡不住了,但他们此举却能一定程度减小蝗灾的规模,具体的要看在蝗灾真正爆发之前,他们能捉到多少蝗虫?

“蝗虫微小顽固,不易被捕尽,依旧有成灾之险,陛下当做好防范!”长孙皇后笑了笑,适时的给李世民提了个醒。

“哎,看来朕想在你这里得到一次褒扬并不容易啊!”李世民尴尬的笑着。

这已经成为了夫妻二人的例行节目,当李世民得意洋洋的来炫耀的时候,他永远不会从长孙皇后口中听到赞扬自己的话。

当自己愁眉苦展的时候,长孙皇后的好话却又跟说不完似的。

“陛下若想听好话,到外面走一圈便是了!”长孙皇后笑了笑。

“有了蝗虫饼,粮食的问题暂时不是那么紧迫了,朝廷也做出了应对方法,一旦某个地方发生蝗灾,其余各地立即开始抢收,虽然会影响收成,但总好过颗粒无收!”李世民这才说道,长孙皇后能想到的,大臣们怎么想不到?

蝗灾往往是从一个县开始出现,刚开始的时候席卷的速度并不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速度会越来越快,到了后期,基本上就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前飞速发展,所过之处,一片荒芜。

大旱并非绝产,产量还是有一些的,与其让蝗虫吃了,还不如提前收了,至少能让人多活几天。

“哎,这个老六啊,既能一语惊醒梦中人,也能把一坛浑水搅的更浑……”李世民想起李元景便无奈的摇着头。

“陛下,元景又惹什么事情了?”长孙皇后愣了下。

“这小子写了一道折子,通篇一大半都是在骂人,把朕和大臣们骂的狗血喷头,偏偏最后又扔出一个法子,为了这个法子大臣们闹的不可开交,最后他的提议被通过了,原本的提议却还在扯皮!”李世民笑着将御书房内的情况大致的说了一遍。

修不修河渠根本没什么好争执的,因为谁也不敢保证来年会不会发洪水,但现如今这个情况,修缮河渠无疑是最好的机会。

各条河流几乎全部干涸,这时候修缮的话,事半功倍不说,效果还奇好。

大臣们已经决定了要把主要河流修缮一遍,然后再将一些重要的支流进行修缮,基本上算下来的话,各县基本上都有至少一条需要修缮的河渠。

但是修路却还没有吵出个结果,争执点还是在南北上面。

“陛下,今日元景来臣妾这里了,说是想与陛下换地!”长孙皇后没有接话,直接让人将李元景留下的五张欠条取了过来。

朝中的事情她从不插手,也从不发表意见,虽然事关李元景,但终究是沾到了政事,长孙皇后选择了视而不见。

“换地?”李世民愣了下,旋即想起之前李元景找自己要地的事情。

不过在看清楚那五张欠条的时候,李世民整个人却懵了,有些难以相信这上面的内容。

仔细的看过每一张欠条的内容,全部一模一样,除了字迹不一样之外,跟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确认这些欠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