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qlshuwu.com

第596节(1 / 4)

加入书签

而且,她毕竟还是‘伤员’,她的手伤了才几天,远没有到痊愈的时间,手臂仍旧上着夹板,吊在脖子上,活儿是不用干了,连文帧栎的研究课题都不用她参加了,就让她好好休息、保养身体了。

十一月份,京城的气温已经很低了,夜里最低温度甚至能达到零下了,出现了轻微的霜冻。可即便如此,大多数人也只是穿件厚毛衣加件棉(毛)外套就够了,许多爱美的小姑娘还穿着薄毛衫加漂亮的大衣,在料峭的寒风中,照样美丽冻人。

可小秋却特别怕冷,穿了公司里给定制的薄羽绒袄羽绒裤,外边再加一件被子款羽绒大衣,羊毛围巾、帽子、手套,一件不少,连脚上穿的都是特制的羊皮一体防寒靴。

就这样,她的手脚仍旧一天到晚冰冷的,没点儿热乎气儿。上学放学,都是秦戎开车接送,进门就跑到暖炕上窝着。

其他人只以为她之前学习工作太累,身体吃不消了,需要慢慢调养,小秋却知道自己如此的原因,只是,自从吴戈彻底恢复之后,大青花就沉寂了,联系不上了。

大青花仍旧在,她也仍旧能够把东西存进去、取出来,可复制功能没有了,修复功能也失去了反应。若不是吴戈好端端地在学校里呆着,小秋简直怀疑,那个只存在于她的意识之中的大青花是否存在过。

大青花仍旧在,她着急也没用,只能天天裹成个球,耐心等待着。对于郑秋实开的调补方子也一次不不落地吃着,只是,各种补药流水般喝下去,却不见什么起色。

又一个周末,难得的初冬暖阳,太阳明晃晃地照在身上,即便温度仍旧很低,但仍旧让人觉得温暖。

小秋提前一天说好了,去琉璃厂一趟。

这些天,她琢磨来琢磨去,罗列了大青花接受的几钟物资:第一是吃的,粮食、蔬菜、禽蛋、肉类……;第二种是无生命的物件儿,只是大青花明显偏向于古董古玩这些有历史沉淀的东西。

至于贵金属、宝石珍珠这些,大青花也能装,却没什么特别喜好。

吃的喝的一大堆,就在大青花里存着,也没见怎么用。倒是古董古玩,每每找来一个好物件儿,小秋都能感受到大青花的兴奋劲儿,而且,修复起来特别快……她就想着,去琉璃厂试试,或者能够找到什么东西来给大青花补一补?大青花好了,她才能跟着好……呃,怎么突然就想起了那句广告词‘它好我也好’,汗!

将脑子里蹦出来的不和谐画面拍飞,小秋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他们已经到了琉璃厂附近。

八十年代中期,时值开放初期,门窗打开了,和风进来了,花香进来了,不可避免的蚊子苍蝇也进来了。禁锢了数十年的壁垒消除,国外一些非法机构迅速与国内的一些特殊人群相勾结,盗墓、盗挖、非法收购大量的文物古玩,通过非法,甚至合法的渠道运出国门。

在这里,稍稍提一提合法渠道,在很长时间内,外宾和海外侨胞购买文物带出境是合法的,甚至还有优惠……

门打开了,自家的篱笆还没扎牢,内外勾结、监守自盗种种种种不可避免,也促成了古玩文物市场的畸形的飞速繁荣。

曾经的旧货市场,迅速地火爆起来,无数国人做着发财梦开始做古玩生意。许许多多闻着味儿来的海外文物贩子、走私客也大批涌进这里,搜寻他们的目标。

八十年代的老百姓绝大多数还是淳朴的,电视还没普及,文化水平低,报刊杂志也几乎不看,更没有后来庞大神奇的网络,以至于,很多人仍旧如他们的祖辈一样,固守在一亩三分地上,他们的世界就是一个村子,几个村子,能进趟县城都是见了大世面了……家里一直破碗能卖一块钱,都像发了大财!

于是,许多人以收废品的名义到乡下去搜罗收购古玩文物,而且,真的太容易到手了,琉璃厂不时就会传出,谁谁谁花了十块钱捡了个大漏儿,卖了五千、一万……

殊不知,这些东西经过文物贩子一运出境,身价就会暴涨,上了拍卖会,不乏卖出几十万、上百万的精品。

随着文物古玩生意的火爆,到琉璃厂来捡漏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了。反倒是,越来越多地‘工艺品’,工艺低劣,制作粗陋,充斥着每一个摊位、店铺。

好在,小秋来这里没报什么捡漏的心思,她来就是想着找一找,有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给大青花补一补,从而让它早一点醒过来。

坐在车里,隔着玻璃,觉得阳光温暖宜人,可以下车,扑头盖脸一阵风,小秋被吹得不得不侧了脸,同时拉起围巾来遮挡。

秦戎跳下车,大步绕过车头,来到副驾驶这边,伸手揽住小秋的肩膀,另一只手关了车门,然后,半抱半拥着小秋往市场里面走。

太阳虽好,风却很大,要不是秦戎护着她,小秋觉得自己会被刮跑。

周末的琉璃厂是最热闹的,两个人虽然容貌出众,却因为捂得严实,没怎么引人注目,很快就汇入熙来攘往的人流中。

既然要给大青花进补,自然要找好东西,那些工艺品,做工再精细,小秋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