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qlshuwu.com

第171节(2 / 4)

加入书签

最好的剿灭时间,是郑啸和他的龙牙得到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段。

接下来半年内,龙牙特战大队横扫了关东山,所有土匪实力不是归顺,就是被剿灭,就连最远的关东山东部区域,也被岳瞎子带着人犁了一遍,将最大的所谓四大天王给收拾了。

那次剿匪活动,“四大天王”投降两个,顽抗被击毙一个,剩下一个则提前逃出了关东山,归顺了日本人。

让那些土匪们胆寒的是,这伙把他们打的抱头鼠窜的人,居然是一群后勤兵,其中带队的那个家伙叫什么许麻子,据说还是个炊事班长,是青塘寨炊事班颠大少。

奶奶的,狗屁炊事班长,这小子一手拎着菜刀,一手拎着马勺,跑得比兔子还快,杀起土匪来那叫一个干脆,光倒在他手下的土匪就不下十几个。

自此后,在关东山内流传了一句谚语,叫“宁可得罪扛枪的,也别得罪颠勺的”。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现在的许麻子还在青塘寨厨房内挥汗如雨的颠着勺做菜呢,而四大天王也逍遥自在的欺负着老百姓。

刚从停机坪走出来,对面诸葛舟和杜刚等原来古村的老人就已经得到消息赶来了,呼啦啦一大群人,将他围在了当中。

郑啸朝周围看了一眼,发现这里面多了很多陌生面孔,他知道那是后来加入秘密山谷的其他山村村长,因此笑着朝他们点头示意。

人们也纷纷点头,朝他示意,都知道他就是龙牙和秘密山谷的当家人,自然是十分客气。

诸葛舟从人群外挤进来,身边是杜刚,来到他面前,大嗓门二里地外都能被听清楚,“我说郑啸,你小子怎么想起回来了,嗯,这一走可日子不短啊,怎么样,在外面混的还好吧,要是混不下去了就回来,家里不缺你们一口吃喝的。”

听着这爽朗的话语,郑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感受到了老人对它们最真挚的关心,于是笑着回道,“您放心,我们在外面过得很好,现在比原来扩大了好几倍呢。”

“那就好,那就好,走,进去说进去说。”杜刚一边说着,一边不由分说的拉起郑啸,朝大厅走去。

人们簇拥在周围,七嘴八舌的说着话,郑啸忙着应答,觉得自己要是多长几张嘴,恐怕会更好一点。

一边走着,诸葛舟一边给他介绍了那几个新面孔,他这才知道这个人也都是跟诸葛古村有着亲缘关系的村子。

在这一带,几个村子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是联姻,或者是同盟,或者干脆就是分支,这使得大家联系比较紧密,在对外上有很大的优势。

跟大家打过招呼之后,人们走进了大厅,然后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这大厅就是一个十分宽阔的石洞,在山洞的几根柱子上都有灯盏,里面是灯油,这时候发出了明亮的亮光。

不得不佩服武侯后人的聪明,这些灯盏都被开在了洞壁上,而烟筒则在石壁内通往了外面,这样油烟就会顺着烟筒跑到外面,洞内一点烟雾都没有。

看了看大厅,郑啸决定,下来弄一条炎黄军团支援的发电机组来,把这里都接上电灯,到时候会更好。

这一次,炎黄军团支援他们几十套发电设备,这些设备都是多功能发电设备,可以在风能、火能、太阳能、潮汐能、核能、特殊能源发电之间随意切换,而且电量非常强劲,一台发电机组能够供给一座过千万人的超级城市照明用电。

打完招呼,说了几句话,郑啸不禁有些奇怪,他朝左右看了看,然后问道,“诸葛君五叔呢?”

诸葛君,是诸葛舟的一个弟弟,总排行第五,自幼就酷爱读书和发明,现在使用的诸葛连弩就是他在原来基础上经过改进而成,威力更大,射程更远,后坐力更小,而且体积也更便于携带。

往常只要郑啸一回来,诸葛君都是第一个闻讯跑来的,今天却没见到他的影子。

见郑啸问起了他,诸葛舟无奈的一摊手,道,“老五又魔症了,在仓库里对着一堆破烂鼓捣的正起劲呢。”

“大哥,那不是破烂好不好,老五说那叫什么来着——”杜刚给诸葛舟纠正着,然后努力回想着诸葛君跟他说过的名字,“好像是木什么流什么来着。”

郑啸不禁心头一动,他急忙问道,“二哥,是不是木牛流马?”

杜刚一拍大腿,一声大喝,“嘿,就是木牛流马,兄弟。”

这下轮到郑啸激动了!

…… ……

是资料片,大家不用等了,洗洗睡吧!

木牛流马(中)

本章是资料片,没兴趣的朋友可以略过。

———— ———— ————

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二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不过,确实的方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