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qlshuwu.com

第1754节(2 / 3)

加入书签

京之后,帝辛究竟是何样人物,自然能水落石出。”苏午摇了摇头,打断二人愈演愈烈的争论。

随连忙点头:“您亲眼见到大王,一定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人王’!”

“但愿如此……”渠阴阳怪气地接了一句。

苏午目光扫过二人,正要再度唇枪舌剑一番的两人,顿时收声——浩瀚磅礴的气韵裹挟住了两人,令两人跟从苏午,一瞬间从旷野之上飞离,往大商镐京而去。

天道轮归附苏午自身之后,他已能感应到天地之间流转的浩瀚劫力。

此时便带着两人乘游于浩瀚劫运之中,在须臾之间,已掠过数百里路程。

然而,他自身沉浸于劫运之中,观察着浮光掠影之间的大商风物之时,一个细微而苍老的声音忽在他耳畔响起了。

那声音唤着他的另一个名字:“飞熊,飞熊,飞熊……”

听得那个声音,苏午立刻聚集心念,朝着那声音源出之地刹那追溯过去,天地劫运裹挟着三人身影,一刹那投向了一处山溪之畔!

山溪畔,一块大石上,老者坦胸而坐,身前支着一根鱼竿,身旁摆着一个鱼篓。

鱼篓中,空空如也。

鱼线随水而流,其上却没有缠绑鱼钩。

愿者上钩

溪水潺潺。

头戴斗笠的老者背靠一块石头,他袒着胸膛,此时正点着头,在微醺的春风里打着盹儿。

老者白发苍苍,满面皱纹,看模样已极苍老了。

从树叶缝隙间投照下的阳光,将他的干枯得好似只剩一张皮的胸膛映照得暗红。

渠与随跟着苏午落在溪涧之畔,与这位老翁隔着溪流相对。

他们立身此间,亦都保持着安静,把动作都尽量放轻,似乎不想破坏这静谧安详的气氛,又似乎是觉得那位老者自身就自然流露出一种平静人心,惠风和畅的气息来,让他们的心神跟着抛去杂念,融入道法自然之中。

苏午盘坐在一块石头上,他的目光落在那溪水中,连鱼钩都没有、随水而流的一根鱼线上,神色莫明。

正在他眼神沉吟,思索着甚么的时候,背靠石头而坐的老者忽地哆嗦了一下,喉咙里传出几声模糊的呻吟,随后慢慢睁眼了眼睛。

老翁抬眼看向溪流对岸的苏午,面上流露爽朗的笑容。

他像是早就识得了苏午,乃是苏午熟识的老友一样,自来熟地与苏午打着招呼:“王要往何处去啊?”

苏午神色一怔,他确也不认识这个老翁。

只是在内心对这个老翁的身份有许多猜测。

随后,苏午向老者微微躬身,也未有询问老者的身份,而是回应了老者的问候:“我往镐京去。”

“哦,镐京啊。

山高路远呦……”老翁摇了摇头,拿起身前支着的鱼竿,随意又将没有鱼钩的鱼线甩入了潺潺溪水中。

渠看着那鱼线随水流去,根本不可能钓上来一尾鱼,忍不住向老翁提醒道:“您的鱼钩被鱼儿咬断带走了,没有鱼钩的鱼线,怎么可能钓上来一尾鱼呢?”

老翁瞥了渠一眼,笑道:“这得看鱼愿意不愿意了。

它愿意,它就上来。

它不愿意,我也不能勉强它啊。”

渠瞪大了眼睛,被老者这一番话说得脑海里迷迷糊糊的,他还想再与老翁分辩甚么,却见到老翁支着的那根鱼竿微微一沉,原本随水漂流的鱼线,沉入了溪水水面以下——

这是要上鱼了?!

渠与随都难以置信,抻长了脖子,往溪涧里瞧,在幽暗的溪水间,却看不到有鱼儿游摆的影子。

渠还想说些甚么,却在此时发不出声了。

这一瞬间,他只能看到身边的随——他俩好似还处在无名溪涧边,而那位老翁与王,已然乘游于另一条无色无形的空明大河之上了!

“知其雄,而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老者微微扬起鱼竿,复又将鱼竿放下,似在与那溪下的鱼儿做着拉扯,他念叨了一段经文,又将目光投向溪涧对岸的苏午,眼神感慨道,“像王这样具备圣德的人,天下间再没有一个了。

王可不要忘了自己的来处,不要忘了自己出身哪里啊……

您还记得家乡鲤鱼的味道吧?

临别以前,我送您一尾来自家乡的鱼儿罢……”

哗啦!

老翁终于将鱼儿提起来,那金灿灿的鳞片被林间阳光映照得越发晶莹润泽——渠与随看到突然自水面以下跃动而出的金鲤鱼,一时都震惊得无法言语!

尤其是渠,他忽然想到了老翁先前所说的‘鱼儿如果愿意就会自己来上钩’——这尾从未见过的金鲤鱼,难道是自愿咬住老翁的鱼线的,自愿成为他送给王的礼物,成为王的盘中餐?!

鱼儿怎会这样‘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