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qlshuwu.com

第172节(2 / 3)

加入书签

车一来,时间就不早了,饭桌上的人便纷纷加快了进度,宋慧娟顾不得先收拾碗筷,便被陈明安喊了出去,“娘,先出来,大哥他们该走了。”

宋慧娟使着腰上的围裙随意擦了两下,忙出了屋,陈明安把她娘忙拉进了里屋,“围裙解了,先换上这个褂子,人家还等着录像哩。”

宋慧娟虽然不明白录像又是什么,可还是下意识地听她大闺女的话,解下了身上的围裙,换下身上的臃肿的小袄,穿上了得体的衣裳,连脑后的圆髻也被陈明安拉着重新挽了一个,胸前给别上了一朵红花。

“凳子不搬出来了,”扛着一个大机器的年轻人指挥着旁边的人把凳子放回原位,“咱就坐这儿开始,大爷大娘给明守说点啥鼓鼓劲儿。”

看着面前已然同陈庚望一般高的孩子,坐在方桌左侧的宋慧娟在这一刻也莫名紧张起来,她转头看向右侧的陈庚望,他只缓缓说,“路上慢些。”

“知了,”陈明守点了点头,随即跪下对着上首的爹娘磕了个头,才站起身来。

宋慧娟跟在陈庚望身后把人送出院门,临走前拍了拍他膝上方才沾上的土,看着他坐上那辆红色的轿车,身后跟着乌泱泱的一群人,吵闹声也渐行渐远。

直到轿车驶出了视线,宋慧娟才进了屋,换下身上这件明安特意给她买的新衣裳,重新穿上厚实的小袄,又进了灶屋打扫起来。

这座院子这一整天都是缺不了人的,安静不过几分钟,返回来的人又聚在了院内,陈明安在门口未曾发现她娘,进到灶屋一看,人果然在。

新郎去迎了新娘子,陈家仍旧热闹着,不仅是陈家老陈头和张氏这几方的亲戚,这十里八乡与陈庚望共事的伙计们也纷至沓来。

宋慧娟还没收拾好灶屋,远远地便听明宁喊道,“娘,大舅二舅,还有小舅舅都来了。”

闻言,宋慧娟忙放下手里的碗筷擦了手便往出走,出门便见站在门外说话的陈庚望就把人迎了进来,身后跟着的陈庚良也是认识宋浦生兄弟几个的,一同把人往堂屋请,“浦为倒是好几年没见了。”

陈明宁跑到灶屋门边,扯着她娘也要跟上去,“姥爷咋没来?”

宋慧娟没有动也没有回答,只是看着人进了堂屋便一脚又拐回了灶屋,嘱咐明宁道,“去看看暖瓶里还有茶没有了?”

陈明宁见她娘避重就轻,便也不再问了,转头跑进了堂屋。

对明宁提出的疑惑,宋慧娟不是不能回答,只能那回答怕是并不能真正解了她心中的困惑,无非是一句规矩罢了。

按着规矩,外甥成家作舅舅的能来,再往上一辈儿的人是不便来的,连家中的妇人娃娃也是很少来的,等到年关时带着新媳妇去拜个年便罢,而舅舅便足以代表一家中那个女性的娘家人。

这是规矩。

“没茶了,”陈明宁提着暖瓶进来。

宋慧娟弯着腰还在刷最后一遍,连头也没抬,“先放案桌上,去看看你二哥那屋的暖瓶里还有没有了。”

“知了,”陈明宁悄悄对身边的人眨了眨眼,把手上的东西递过去,一溜烟就跑了出去。

刷完锅,里头的刷锅水是不浪费的,宋慧娟把洗好的碗筷放在灶台边上,低头便要拿放在地上的盆,但那盆突然被一只手抬起来放到了灶台上,宋慧娟抬头看清来人,便忍不住笑了。

“大姐,”宋浦华左手里还捏着串山里红,跟他这身上穿的板正的衣裳看着极是不符。

“啥时候回来的?”宋慧娟接过那盆,拿着瓢往里舀水,上次明守过去时他和宋浦为都还没回来。

“前儿,”宋浦华仍是拿着那串山里红站在他大姐身边。

“显恒没回来?”宋慧娟擦擦手,又往锅里添了大半锅的水。

“都回来了,”站在旁边的宋浦华随即便把手里的那串山里红放在碗里,打开洋火盒拿出一根火柴,点着了手里的枯树叶塞进了灶里。

“咋不带着一块来?”宋慧娟指指他身后的小凳子,拉过身后的凳子也一并坐下。

“带他来还得操心,”宋浦华低头瞧着灶里的火儿,时不时塞进两根树枝子,“他一来,菲菲也得闹着,二哥干脆一个都不许来了。”

菲菲是宋浦为和罗美琼底下的,俩人也就这么一个孩子,又是两边最小的一个,难免待得娇些,显恒是宋浦华和王希媛儿子,俩人也只要了这么一个,都是按着上头的规定来的。

“等过了年,我想着还把爹带到城里住,”宋浦华想了许久,南边的气候跟他们这儿不一样,他爹难免会住的不习惯,这次他们单位刚给换了新房子,三间房正好够住,也不用委屈他爹跟显恒挤了。

“别叫他去了,”宋慧娟听了便摇头,“我问过了,那城里他都不认识人,出门也找不着人说说话,教他在家里,有你大哥见天能过去看看,明宁在乡里一星期才回来一趟,我抽着空十天半月就能回去看看,就不教他去城里了。”

宋慧娟见他还是犹豫,便问道,“老二也这么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