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qlshuwu.com

第522节(1 / 3)

加入书签

听说不少人在周昌言门口晃悠,也不知道是谁神通广大,没过两天,竟去蜀王府用驴车拉走了一千多两钱钞,据说驴车是去了羊市桥。

杨士奇、李-志刚得到消息,更是接连上了三天的奏折,弹劾周昌言十大罪,最要人命的,就是贪污,周昌言贪污的也不多,六十二两,放在洪武年间足够砍头了,但现在是建文朝。

朱允炆并没有对周昌言痛下杀手,虽然他用心歹毒了一点,但归根到底,还是王绅心理素质有些不过关,身体还可能有点心脏病或脑溢血之类的,才会在短时间内走了。

但周昌言这类人是别想留在京师了,他还没等观看大朝觐的风光,就被朱允炆发配到了贵州的龙场驿,估计他也不可能活到王守仁的时代了,先去打打底子,修点房子也好。

王绅死了,周昌言走了,然而围绕着京师初等学院的争论别没有结束,这件事需要一个定论。

朱允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依旧是有些流氓。

先问百官,谁认为女孩家不能读书识字的?

好了,挺多,四十多号。

那就辛苦大家看一场戏吧,朱允炆以皇后的名义,召这四十多号官员的女眷入后宫赴宴,老娘、老婆与女儿一并都请了,皇后在宴会之上拿出纸笔,让所有女眷留个吉祥话,祈祷大明来年昌隆。

之后,朱允炆收到了厚厚一叠纸张,丢给了反对的官员,就问一个问题,一个个张嘴闭嘴就是女子不能读书识字,无才便是德,为何你的家眷识字,字写得还不错,还有些用了对偶句,挺有才啊。

作人都虚伪到了这个地步了吗?

事实上,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思想在大明也很流行,但是各位,这句话可不是说女子文盲便是德。

无才和文盲,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贵族官员家的女儿,通常并不都是文盲,女儿家也是需要识字的,要不然《女戒》谁来看,谁来读,男人吗?

男主外,女主内,不识字怎么主内?

连个账本都看不懂,连个名字都不会写,怎么个主内?

事实上,别说是官员,就是一些商人士绅,也毫不避讳自家女儿读书识字。而后宫中的女官,也有不少有学问的,书记功过、记录财帛、掌管宝玺和书籍图册,这些没文化底子怎么做?

女儿家不能读书识字,那纯碎是胡扯。

解决了女儿家能不能识字、读书的问题之后,就必须解决女孩子能不能进入学堂,和男孩子一起读书的问题。这个问题有点麻烦,但朱允炆还是解决了,就一句话:

你母亲、你老婆、你女儿是谁教会读书写字的?

先生。

没错,就是先生。

很多人为了自家孩子的教育,通常是请先生上门教学的,虽然闺女不能出门见人吧,但能见先生,能还自己的兄弟一起听听课,学习学习。

比如著名的千古才女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打小就识文断字,而她的老师更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

朱允炆就问了,你们有钱请先生到家里读书,和女儿见面,没问题,那皇后请先生到学堂,给女子们上课又有什么问题?

你们的女儿能和兄弟一起学习听课,大明百姓的女儿就不能了?何况人家还专门设置了男童班、女童班,你们还有什么好计较的?

君子教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就是告诉你们,自己想做的,也得允许别人去做啊。如果你们反对京师初等学堂,那好,咱就一起反对,大明百姓的女儿不允许请先生,那你们也都别请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朱允炆也懒得搭理这些官员了,解缙、杨士奇把握住机会,为京师初等学院正名,认为女子孩童入初等学院并无不妥。

而一向传统守旧的方孝孺也在此时站了出来,认为女子通文识字,方可深明大义,固为贤德,算是彻底结束了这一场纷乱。

为表王绅贡献,朱允炆特许以马车送其棺回义乌,王绅的棺木出京师时,沿途无数百姓送别,就连大报恩寺也一度停工,无数灾民带着自己的孩子站在路旁,一路送其离开。

百姓的心是敞亮的,他们不会表达那么多想法,却会以自己的行动告诉世人,什么人是得人心的,什么人是失人心的。

朱允炆思考再三,认为是谁手京师初等学院都容易成为靶子,说不得日后还会惹出不少弹劾,如果心理素质不过关,或地位不够高,很容易被言官欺负。

于是,朱允炆再一次重用了解缙,任命解缙兼任京师初等学院的院长,同时还附带了一条,杨士奇统管相应教务事宜。

换言之,解缙只是一个招牌。

解缙自己没意见,皇上需要一个能抗弹劾的肉盾,那自己就得站出来,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王绅之死与京师初等学院的争议,在十二月中旬落下帷幕。

此时,各地官员纷纷进入京师,到了京师之后,大家就自由了,寻亲访友,拜会官员,请客吃饭,逛逛青楼,这都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