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qlshuwu.com

第189节(2 / 3)

加入书签

朱允炆打开大同急报,只见其中写着:

臣大同都司郭英奏报,晋商常千里为保北上安危,联七大晋商,集骆驼七百余、马匹四百余,合近两千人,负大量盐、铁、丝绸等物。

臣知此行不妥,然皇命在身,时月不候,难以请示,与安全局千户顾云商议,准其九月一日出关,北上探查,以览东西蒙古全貌……

朱允炆反复看了两次,才收起急报,目光忧虑地看向西北方向。

八大晋商联手了吗?

这对于大明而言,或许不是一件好事。

在明朝历史上,东林党的背后便是江南财团,而其凭借着强大的财力,干涉与影响着大明王朝,当时的江浙一代,俨然成为了江南财团的“独立”之地。

财团走入政治,有害无利。

虽然政治与财团都是吃人血的,可政治多数情况下是讲究策略的,有底线的,有节制的,也是愿意遵守规矩的。

可财团没有这些,他们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只要有钱,别说弄死几个人,就是出卖国家,他们也毫不眨眼。

像是一些财团,可以凭借自己的优势,给外面输送一下“滴来滴去”的信息,以获取更多的利益,他们不会考虑利益之外的东西。

历史上的八大晋商,是不是卖了大明,投靠了清朝,致使大明加速灭亡,这种事不好说。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八大晋商手握上亿银两的资产,面对大明风雨,却选择一动不动,不出一文,任其毁灭。

而等清人入关,却齐刷刷跪了下来,“皇商”的帽子,便飞到了他们头上。

至于“皇商”的帽子为什么没戴其他人脑袋上,这就留人遐想了……

朱允炆允许商业的发展,也允许商业做强做大,但绝不允许财团操控政治,虽然现在的商业财团尚未形成,大明上下的商业格局还没形成,但身为君王,不得不考虑如何给商业这头猛兽,加一个笼子。

“看来《商律》需要修改了。”

朱允炆低语。

“差人告诉顾三审,让他给大同回信,便说:无妨。”

无妨,就两个字,但却需要有人奔波两千余里去通告消息。

古代就这点不好,信息传递太慢,又没电报,也没开通电话,火车飞机也跑不出来,只靠人和马,效率太低。

总不能天天八百里加急吧,会死马也会死人的……

朱允炆也知道这个问题,但没辙,就大明当下,唯一可行的方案,那就是修筑混凝土路,以坦途换时间。

马恩慧换了常服,看着站在门口的朱允炆,走上前,道:“皇上,若有国事……”

朱允炆拉着马恩慧的手,轻松地说道:“一点小事,朕已经安排好了。给太后请了安,我们便出宫。”

小事?

马恩慧虽不知发生了什么,但能用八百里加急递送的情报,绝不是小事。

从慈宁宫走出后,朱允炆与马恩慧便走向东安门。

虽然马府处在中城,但马恩慧的父亲马全,却是光禄寺少卿,今日还在当值,既然要回家探亲,总得把老丈人一起带上吧。

早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便效仿元朝制度,设置了宣徽院,主膳馐事。后来大明开国,朱元璋“去元化”,将宣徽院改为了光禄寺。

洪武八年,朱元璋改光禄寺为光禄司,负责祭品宫膳、节令筵席、蕃使宴犒等事,说直白一点,就是一为宫廷聚会等提供餐饮服务的机构。

也不知道是不是朱元璋想吃肉,宫里的肉不够吃,洪武十九年,朱元璋又将其改为了司牧局,不仅要提供吃的喝的,还得负责养若干头猪、若干头野味……

直至洪武三十年,又恢复成了光禄寺。

光禄寺设置在宫城东华门附近,距离内阁不远。

在明代初期,皇上与后宫妃嫔饮食,一部分是由尚膳监负责,一部分是由光禄寺负责,两者在职能上存在着一定交叉。

马全为光禄寺少卿,还轮不到他掌勺切墩,此时正在府衙盘算厨役“供应”的花销,抬头一看皇上身边的太监来了,不由吃了一惊。

于是,马全旷工了。

朱允炆免礼之后,与马恩慧、马全一起出了东华门,掉路过太医院时,朱允炆询问道:“许夫人身体可好?”

这里的夫人,是诰命夫人。

明代时期,一品、二品官员的正妻,名诰封为夫人,三品官员正妻可诰封淑人,四品可诰封恭人,五品可诰封宜人,六品可诰封安人,七品以下诰封孺人。

无封无品叫娘子。

像是街上搭讪常用语“这位娘子请留步……”,说得就是没品位(官位)的女子……

古代朝廷,除特殊年份外,女子是不能入朝堂议事的,但确实是可以当官的,诰命加封,便是女子官职。

别以为这只是一个虚名,不仅有少量工资可以拿,还是无上荣耀,在朝廷举办宴席的时候,诰命夫人是可以入宫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