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qlshuwu.com

第865节(1 / 3)

加入书签

其它研究员也一个个表示赞同:

“对,能帮战士们打败鬼子,咱们乐意!”

“咱们可比战士们好太多了,咱们只是累一点,战士们可是在战场上流血牺牲啊!”

……

听了研究员说的这些话,王学新的确更好开口了,因为他的负罪感已经被转化到“革命事业”上,而且是大家自觉自愿的。

不过王学新心里却明白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许多研发都是王学新抢在需要前提出来的,他可以放松一些,就连现在的防空飞弹射程也是如此。

王学新甚至不确定鬼子有没有“坦克开罐器”。

但战场就是这样,如果不把问题想在前头不把研发进度赶在敌情出现前,结果就很可能会是前线战士的牺牲。

想到这,王学新就一狠心,说道:

“同志们,防空系统又出了新的问题。”

“如果是以前,防空系统用在城镇里保护有限区域的空域不让敌人轰炸,那么其10公里的射程是足够的!”

“但是现在,由于防空系统发展到晶体管,而晶体管的低故障率和可靠性使其有可能在野外随时展开作战,于是就有了野外作战的需求!”

“野外防空作战比城镇作战要复杂得多!”

“因为野外防空作战很可能要面对敌人的炮兵,最重要的还是有可能面对敌人战机的扫射!”

“一旦防空系统被敌人战机打坏,我军地面防空飞弹就全部作废了!”

接着把防空系统的射程问题拿出来一说,研究员们就纷纷点头表示应该增加防空飞弹的射程。

苏教授皱着眉头问道:“可是团长,这防空飞弹的射程增加到多少公里合适呢?”

“我粗略计算了下!”王学新回答:“射程至少要增加到20公里,这样我们差不多就有一分半钟的反应时间,在这个时间内我们才有可能保证自身的安全!”

王学新所说的“保证自身”的安全,就是万一鬼子打算用一架战机来换一套防空系统,也就是全速俯冲向防空系统试图将其击毁,防空系统在这时间内才有可能赶在其前头将其摧毁。

“20公里!”苏教授说:“团长,这就不是简单的增加燃料的问题啊!因为增加燃料就意味着增加飞弹弹体的体积,另外燃料自身也有重量,于是就需要更多的燃料支撑这些重量飞得更远,其结果就是体积重量越来越大,由于体积大受到的空气阻力也会增大,结果又需要更多的燃料……”

王学新明白这个道理。

简单的说,就是20公里的射程虽然是10公里射程两倍,但由于燃料及增加弹体本身存在重量,于是20公里射程的飞弹其需要的燃料要远高于10公里射程飞弹。

接着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弹体和重量都增加了,那么原本一辆汽车能携带两枚飞弹现在是不是只能带一枚?

如果只带一枚,战斗力是不是因此锐减?

如果要保证同等的战斗力,是不是就要更多的汽车?

这么多汽车是不是会使目标增大变得更容易被敌人轰炸?

会不会有后勤的困难,比如需要的汽油也更多……

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王学新也没想到事情会这样越来越复杂,仅仅只是一个增加射程的问题就要重新设计过整套防空系统,而这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

而进攻奉天的战斗又随时都有可能打响。

那是,如果防空问题没有解决而鬼子又真的装备了“坦克开罐器”,八路军的攻势是不是还没发动就注定要失败了?

苏礼国提出了一个建议:“团长,我们为什么不提前做准备?这样即便只有不到一分钟时间,也有可能将敌人来袭战机击落?”

“怎么做这样的准备?”王学新问。

“我们的飞弹虽然只有十公里的射程,但雷达却有三十公里的观测范围!”苏礼国说:“敌人战机一旦进入我军雷达观测范围我们就做好发射飞弹准备,只要它们一进入10公里射程就马上将其击落……”

王学新摇了摇头,说:“这方案听起来的确可行,但实战的情况会比我们想像的复杂得多。比如敌人战机有可能与我军玩声东击西的那套把戏,他们知道我们防空系统的位置,也知道我军防空系统的射程,于是就频繁进出我军射程范围,如果我方飞弹在其一进入射程就发射……最可能的结果是我军飞弹被敌人引诱到全部发射完却没能击落一个目标!”

王学新这么一说苏礼国就没声音了,他知道实战的确像王学新说的那样,鬼子可不会傻呼呼的上来就直接与防空系统拼命。

助推器

面对苏教授提出的这个棘手的问题,研究员们一时束手无策。

其实不能说“束手无策”,而是要在短时间内开发出一款全新的且射程在20公里左右的飞弹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给研究所充足的时间,这倒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难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